EN / CN

串心插杆和单面插杆纺锤

发布于:2020-01-09 16:22浏览:0

把松散的纤维捻成直线捻成纱线的过程叫做纺纱。


关于纺缍的具体出现时间,现在已无从查考。然而,在河北省密山遗址的纺锤体考古发掘的主要部分,纺锤体的出现,表明纺锤体已经存在了7000多年。5000多年前,河姆渡遗址、西安半坡遗址、江寨等地出土了大量石材或陶瓷纺锤,表明纺锤已成为主要纺纱工具。


从古代的这些文物中,纺锤有两种形式:片面和片面。它们都是由纺轮和锤杆两部分组成。锤杆一般用木、竹或骨制成。比较早的只是一根直杆,战国以后,出现了顶端增置铁制屈钩的锤杆。纺轮一般是用石片插杆纺锤或陶片经简单打磨而成,也有青铜铸造的。早期纺锤体为圆形、鼓形、珠形、梯形等,直径大多为5~6厘米,重量在50~150克之间。随着纺织技术的发展,对纱线细度要求逐渐提高。后来,大多由粘土制成,形状趋于薄,侧面扁平或梭状,直径略有减小,重量在15至60克之间,有些则被装饰和涂刷。


串心插杆和单面插杆纺锤


主轴的结构看起来很简单,但是它的工作科学。它巧妙地利用物体本身的重量和它在旋转时产生的力偶,使缠绕的纤维扭曲成纱线。纺轮的外径和厚重,是决定成纱细度的关键。外径和重量较大,转动惯量也比较大,纺成的纱较粗;外径适中,重量较小,厚度较薄的,转动惯量虽小,可转动延续时间较长,因而成纱较细且比较均匀。这也是早期的纺轮较之晚期厚重的原因之一。


出土纺锤上的大多数绘画都是红棕色的,少数是黑色或黑棕色的。这种装饰,其目的不仅是为了好看,而且是为了在旋转加捻时比较容易判断捻向,起到匀捻作用。


出土纺轮彩绘示意图


纺锤的使用方法有掉锭法和转锭法两种。纺纱方法中使用的主轴是一个单面内插器,其中纺纱的松散纤维被放置在高处或左手,然后从其中扭曲一个包裹在锤杆上端的部分,然后用右拇指和食指扭曲主轴,使主轴在空气中持续向左或右旋转,同时不断从手中释放纤维。通过这种方法,纤维在纺锤的纺纱和下降过程中被拉扯和扭曲,在一定程度上,纺纱线被包裹在锤子上。如此反复,直到纱缠满锤杆为止。纺锤顺时针转动成Z捻纱,反之成S捻纱。


转锭法所用的纺锤是串心插杆式,因它的锤杆较之前者要长得多。使用时,纺锤不是悬吊在空中,而是倾斜地倚放在腿上,用手在腿上搓捻锤杆,使纺锤转动。由于旋转空间的限制,纱线为s捻。近代山西个别地方、云南白族、西藏藏族还保留了这种纺纱方法。
纺锤出现给原始社会的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变化,是我国纺纱工具发展的起点。

历史文章